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韦虎辞世 (第2/2页)
也对他说了,他是武将,本就该以军务为重,无需过多挂念我。” “韦洵兄弟的心意……” “小女子当然明白。”嫣然打断陈庆之的话,“人非草木,我当然能感受到韦洵的心意,但是小女子已经心有所属……” “在下明白,其实我想韦洵应该也是明白的。” “既然明白,那他为何还要……” “韦洵兄弟的性格就是这样吧!”陈庆之微笑着说,“只要他认定了,便会义无反顾的对你好,即使他清楚知道,不会有什么结果。” “他还真是个傻瓜呐……”嫣然低下头,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语。 “这两副盔甲,便是为徐晋和惠泽定制的吧?”陈庆之转移了话题。 盔甲式样并不华丽,但从工艺上可以看出,是花了心思精心打造的——包边工整,内衬舒适,甲片编缀细腻,皮革与金属之间巧妙的配搭,即保证了可靠的防御力,有不失灵活柔韧。 陈庆之用指尖轻轻摩挲着盔甲的表面,忍不住赞叹道,“杨姑娘真是费心了,此甲工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徐晋和惠泽一定能感受到杨姑娘一片心意,也一定会在战场上,保护他们刀枪不入的!” “要真能刀枪不入,也不枉我一片心意了。”嫣然微笑着,“记得提醒惠泽,他是出家人,带头盔时,一定要先包头巾,不然,头皮会磨破的。” “杨姑娘请放心,在下一定转告。回去后,我会尽快安排时间,让他俩回建康一趟。” “那就有劳陈大哥了。” 从杨府出来,陈庆之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离开建康之前,去拜访一下中书舍人——朱异。 毕竟朱异那两箱黄金,即将变成军械物资,而这些物资对陈庆之目前的处境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到了朱异的宅邸,下人告之陈庆之,“老爷不在府中,此刻正在官署处理政事。” 朱异正埋在一堆卷轴文书之中。看到陈庆之来了,将手中的笔一扔,热情的迎了过去。 “贤弟!回来这么久,你时终于想起愚兄了啊。” “彦和兄莫怪,这段时日确实是太多事情,以至于一直未能来拜会,还望海涵。” “子云,你我兄弟无须客套,为兄是与你说笑而已。”朱异笑呵呵的说道,“愚兄知道,你与永昌侯素以师生相待。永昌侯驾鹤西去,你必然痛彻心扉,愚兄本想去宽慰你,但这种事情,又岂是几句宽慰能释怀的呐,还不如不要打扰你。” 说着,朱异又指着四周堆积的文书,“贤弟也看到了,陛下因永昌侯之事,无心理政,现在这些政务,只能由愚兄先行判断,再交由太子定夺。太子又在着手编纂《文选》,愚兄还得让士子们筛选古今的典雅诗文备选,实在是分身乏术,以至于都未能前往吊唁永昌侯,每每想起,不禁万分自责啊。” “彦和兄乃陛下的左膀右臂,为国分忧,无暇顾及其他,在下理解,彦和兄无须自责。” 朱异示意陈庆之入座。 “文才在贤弟那里,可有惹麻烦啊?”朱异笑着问道。 “文才思虑敏捷周详,是难得的人才,彦和兄能割爱,在下是感激不尽啊。” “能帮上贤弟就好。不知军务可还顺利,若有需要愚兄的地方,贤弟但说无妨,千万不要客气。” “多谢彦和兄挂念,一切都还顺利,目前我军已初具规模,也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一旦北方有事,可以马上投入到前线,尽忠报国!” “诶,贤弟此言差矣。”朱异不以为然的摆摆手,“虽说照目前的形势发展,这仗早晚会打起来,但我大梁兵精粮足,有的是其他雄兵强将去上阵杀敌,又何须贤弟亲冒矢雨,以身犯险呐!” “彦和兄这话是何意啊?”陈庆之不解的看着朱异,“在下募兵的初心,就是为了在战端再开之时,能领军护国,报效陛下!虽然现在相比其他部队,我军显得兵微将寡,但全军上下的报国之心,却不输于任何人。若不能上阵杀敌,募兵何用?” “贤弟莫急,为兄并非要阻止你报国。为兄的意思是,不用那么着急,咱们还是应该先继续扩充军力为主,毕竟这批子弟兵来之不易,就这样拉上战场,那可是打一个就少一个啊,太可惜了。” “彦和兄的意思,咱们就窝在义兴?” “上阵肯定还是要的,”朱异撵着胡须,思虑着说,“只是要在保持实力的基础上,还要获取最大的功绩,这时机的选择相当关键。不过你放心,这支部队是你我兄弟的底气,愚兄会帮你挑个好时机的。另外,你事务繁忙,军中的一些琐事,大可放心交由文才去处理,不必事必躬亲;过些日子,为兄会再准备一笔军资送过去,让文才替你管着,不然他这个参军,岂不只是个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