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323章 百里挑一的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章 百里挑一的丝 (第7/8页)

儿,这是一种专门用来凿细钉子眼儿的凿子,很细。凿的时候是沿着事先划好的曲线凿进去,然后再把钉子也沿着这条曲线凿进去。这里我要说说为什么要用带横把儿的凿子呢?因为,凿进去以后,往回拔的时候,可以从反方向敲打横把儿,让它退出来。还有,凿钉子眼儿的时候不能一下子凿到底,因为那样的话,钉子就吃不住劲儿了。要留斜钉木板点儿硬的底儿以便让钉子更好地固定住。

    钉子凿进去以后,为把它凿得更深,再用跟钉子同样形状的细铁棒往深处凿一凿,这叫“埋钉”。最后,在钉子钉好后,为了不让河口处存水,再用小木块儿把钉口封起来,这就是我在前面说过的“封口”。

    岩馆的家是在东北地区的岩手县二户郡的净法寺街,它位于岩手县的北端,靠近青森县。这个地区因出产生漆而有名,生漆是维修国宝时不可缺少的涂料。净法寺街里有被称做奈良时期(公元710~784年)开祖的名刹天台寺。正是因为这些专院在当时都制作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漆器,再加上它们的维修,才使净法寺的漆业得以发展。江户时代(1600~1868年),“南部漆”作为一种品牌也是相当出名的,在当时曾经得到了藩政府的保护。(藩: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县——译者注)因为这里的风土和气候,都是作为漆的产地再合适不过的了。

    现在,在净法寺街还有近三十位刮漆的技师。岩馆就是净法寺街漆料生产工会的会长。同时,他更是一位现役的刮漆师。他家就位于街中心,家门口挂着他们的那个工会的牌子。

    在把我让进屋里以后,他边指给我看了几组数字,边告诉我,国产漆是如何如何的不够。过了会儿,他端来了一种闻起来很香的像咖啡一样的饮品,说是用漆树籽磨成粉后冲泡的。岩馆那木讷寡言的样子,让人立刻想象出一个终日游走于山里,默默无言的刮漆人的形象。但是,岩馆却有着让我感到意外的另一面。作为工会的会长,他经常要接受一些采访,有时还当一当爬山向导,给人家介绍介绍自己的工作。他是现役的刮漆师,同时他还积极地尝试一些新的事物。

    迄今为止,这座小城的漆器原体(器皿没上漆前的状态)都是从别的地方买来,再由他们来上漆。而岩馆在考虑试着买来削木料的机器,以便自己也能生产这些原体,他还在考虑怎样才能二次利用伐倒了的漆树(过去,渔师们曾经用它来做鱼网上的浮漂)。在得到了国家资金方面的援助以后,他又得把一部分精力投到培植漆林上。他带我看了长满漆树的山林,还给我演示了刮漆的技法。

    刮漆看起来只是一种简单动作的重复,但是,根据技师们手艺的不同刮出来的漆液也会有很大的差别。盛夏季节,游走于山间的万树丛中,一点点地收集漆液,他们的这种工作实在是不容易。每割破一处的地方也就只能流出很少一点儿漆液,所以,他们都是一道一道地割,再一点一点地收集。收集下来的漆液放进自制的容器中,那是一种用树皮做的圆筒。岩馆在几棵树上给我做了演示,然后就带我去看他们上漆用的作坊。几个涂漆师正在那里忙着手里的活计,他们在给一些碗呀盘子之类的东西上漆。岩馆把刚才在山上收集的漆液倒进一个大的容器中,才只有那么几滴。他倒得很仔细,一点儿都不想浪费的样子。

    我仿佛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刮漆师们那种执著、认真的职业精神。

    岩馆是带着漆树来到我的“脱目秀”现场的,他边演示边讲他们的故事。

    我是刮漆技师岩馆,从岩手县的净法寺街来的。在我们岩手现在红叶还没完全掉光。今年的气候特殊的好,大伙都在说这可是二十年以来的好气候,红叶好看极了。

    我这身打扮就是去刮漆时的扮相。这衣服上斑斑点点的都是漆迹,因为刮漆的时候漆会乱蹦,溅在衣服上就像被烧了一样,时间长了身上穿的衣服就变成这个模样了。不过,一两年的话还不至于,变成这样得花上它几年。过去,我是真拿漆这东西没办法。

    我从13岁就开始了刮漆的工作,开始的时候,真是怎么也对付不了它,拿它毫无办法。

    过去,我们干活的时候哪有什么手套,就这么探着手去刮,一刮就溅个满手,然后,那双手不留神再碰到身上皮肤柔软的部位,就开始发痒。有时候,睡着了,不知不觉地便乱抓一气,抓得都能渗出血来。可那时,觉得这工作就这样,理所当然。这么着,过了二三年才算是有了免疫力,慢慢地习惯了,也就不再痒了,可有时会隐隐作痛。即便没溅着也有被溅着的感觉,已经有点儿神经质了。

    这东西,只要溅上一点儿就会觉得火烧火燎的,有点像烧伤时的感觉,还会红肿,但不会太厉害。

    你们要问难道没有涂抹的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