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 上兵伐谋,杀人不如诛心 (第1/2页)
“长绪,我非背后议人之人,然孙权所作所为,世人皆知。” “看看这个吧,可惜了伯符,英年早逝。” 说着,刘备将一封书信递给了孙邵。 那是孙权密谋杀害孙策的全过程,其中一应人证物证均有记录,虽然只是副本,但其记载的内容,均可考证。 就算孙邵并非孙策系的武将,可看到这铁证一般的存在时,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可是杀兄的大罪,说孙权不仁不义,当真没有半点问题。 沉默片刻,孙邵忍不住问道: “皇叔既然已经掌握证据,为何不直接公之于众?” “江东不乏伯符死忠之士,譬如公瑾,若是得知此事,必反仲谋。” “削弱了江东的力量,对皇叔而言,不是更有利吗?” 孙邵想不通的,也是刘备之前没有想通的地方。 他不禁一笑,回顾张明,说道:“知汉,还是你来为长绪解惑吧。” 张明也不推辞,直接说道:“很简单。” “若现在公布,孙权大可反咬一口,不管我们说什么,他都可以说是荆州的离间计。” “如此一来,原本的真凭实据,反而惹人怀疑,得不偿失。” “相反,以此来招揽似长绪这样的忠义之士,却又恰到好处。” “另外长绪怎知,公瑾未降我主?” “若我所料不差,现在公瑾应该已经快要到舒县了吧,如果长绪不信,何不随我主一道往舒县,一探究竟?” “而且,我相信文举公说的话,文举公曾对我说,你孙长绪,胸怀治理天下之志,并非迂腐愚昧之人。” 张明一席话,信息量极大。 孙邵也是聪慧之人,略一思索,便明白过来。 越是证据确凿,就越没有公之于众的必要,至少在孙权覆灭之前,完全没有公布的必要。 至于周瑜已经归附刘皇叔之言,更让孙邵双目圆睁,难以置信。 更不要说张明最后提到了孔融! 如果说对孙权,他是感激对方,为他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地施展自己抱负的位置,那对孔融,才是真正的知遇之恩。 就在此时,刘备又说道: “长绪心怀天下百姓,备立志匡扶汉室,正需要长绪这样的大才。” “领军打仗,难以彻底发挥长绪所长,若长绪愿与备同匡汉室,未来扬州刺史一职,非长绪莫属!” 孙邵还未从张明刚刚的话中平复,如今又听到刘备的话,震惊之色愈发难以抑制,这是多大的信任,虽然刺史不涉军事,但他的理想,实际也是治世而非领军。 “蒙皇叔不弃,邵愿降!” “从今往后,但凭主公驱策,愿追随主公,兴我大汉!” 言罢,孙邵单膝跪倒在刘备身前。 “哈哈哈,长绪快快请起,备得长绪,江东百姓有福了。” “备代江东百姓,先谢过长绪了!” 刘备一边连忙扶起孙邵,一边就要施礼,孙邵眼疾手快,哪里敢受这一礼,连忙再拜于刘备身前。 “主公万万不可,折煞邵了!” “能够为主公效力,是邵的福气!!” 这一刻,孙邵彻底归心。 刘备闻言大喜,悄悄回顾张明,他按照张明所言,果真说降了孙邵。 同时,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