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降临之拂晓_第七章 送往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送往生 (第1/3页)

    第七章送往生

    “古书《太平经》有曰:‘气聚而生,气散则死’。三魂七魄各有所归,大爷我认为悟了三魂,其他自然就通达了。三魂即天、地、人三者,人魂又叫命魂,是真命所在。道书里大多是这样解释的,天魂是天所生,上有天意,即所谓先天一气,已故之人天魂归天,即回归天道,通俗讲就是先天一气消散。地魂为地所生,大地孕养,表现起来就是这样的能量体。逝者地魂留于阳世。命魂归于地府,轮回转生,如此而已。”李大爷抿了口茶,看向血影的眼神一黯,轻声叹息。

    “大地孕养,有质无形。坤势厚德,博爱无私。地魂就是世人在此间残留下最后的痕迹,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赵云若有所思,对天地之间那无形的莫名多了一些感触。

    “天地阴阳化生万物,天父地母滋养万灵。人为天地之灵长,父威严而大公,母慈爱而包容。天之魂传天道,地之魂成地身。道无形,身有质。生之时,三魂得阳而聚。死之时,三魂去阴所归。天魂归天道,命魂往地府,独留地魂存世,徘徊于尸身之上。”李大爷此时正身而坐,取而代之的满脸肃穆之气,与先前的浮夸判若两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风俗业的诞生是否就是为了给那些逝去的人一个解脱,现在想想何尝不是对离世之人的最好送行,红尘妖娆,谁愿轻易离开呢。古人竖陵以祭先祖,是非功过颂扬后世。尸身葬进坟墓,死后自会长眠。所谓的孤魂野鬼,就是那些离去之人无人相送九泉,昭昭含冤不得瞑目。徘徊阳世,飘零无居。”赵云喃喃自语,生与死是古往今来无数圣贤常常思索的问题。最经典还要属那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既然生于天地之间,死后也当回归天地。赵云目光流转,看向前排端坐的李大爷。面对传说里的东西,那就要用传说里的方法。能用武力解决问题,那都不是问题。现在没有武力,那就要智取。从问题产生的源头入手,消灭问题!

    “李大爷,您是当下我们之中的长者。而您也不是一般人,从您所知以及表现来看,至少是一位通晓古医术的前辈高人。不知以您的见识,这些血影是什么呢?”

    “我可当不起什么前辈,空活了大半辈子。后生可畏啊,一把老骨头还没你们年轻人有见地。如你所说,这些血影就是车主人离世后驻留世间的亡魂。世人肉体凡胎正常情况下是看不不见的,只有通过奇术修炼亦或是自身天赋开悟天眼才能照见他们。说来惭愧,老夫并未能修出天眼,这血影也是第一次看见。”李大爷摆手苦笑道,他虽自幼修行奇术,但生性顽劣只通医道,其他异术皆是半桶水的一知半解。从航站里发生血灵潮时他就知道那些是什么,可他无能为力。知道又怎样,只能眼睁睁看着妖灵逞凶。他还记得那些丧生的人们被血色妖灵附身后绝望的眼神,恐惧而又不甘。

    “此地发生的事均超出常理,即便我用毕生所学也很难解释一二。首先是这血月和黑雾,具体是什么一无所知。虽然典籍上出现过寥寥数语,但都是一笔带过。但出现的时候,皆有大事发生。这也是血月黑雾都代表不祥的原因,并不光是其表象令人不安。”

    “有一点现在可以知晓,现在这个地方扰乱了天机。灵魂本来对生人是没有威胁的,所谓阴祟诡谲,阴魂即便在世,人身的阳气足以让其不敢妄动。魂离身无依无靠,消散只是时间问题。冤魂不入轮回,怨力积攒确实偶能化成厉鬼。这就是民间所谓诡怪之由,不过大多人传人,人吓人,庸人自扰。”

    “眼前这些血影无非就是不得轮回之人显现的阴魂,黑雾遮天隔绝天地,让他们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原来如此,阴阳阴阳。这黑雾阴气不觉,阴魂自然不会消散,血月更是长阴,灵魂因此稳固,怨气积累,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