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令(贰)_第21章 拜谒中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拜谒中宫 (第1/5页)

    转此就是百日除服,宫中上下,俱换下素服,更了新衣。这时候册封的旨意也下来了,共封了六人。因是初封,俱是位份不高,刘氏与曹氏封了美人,杨氏与杜氏封了才人,陈氏与戴氏封了贵人。看上去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然因旨意下的时候,刘娥的名字写在前头,于是这日进宫谒见皇后时,众人虽然来得参差不齐,但来得早的,都等在外头,等人到齐了,方按着位份排了前后序列。

    相同位份的人中,刘氏年纪大,旨意上排名在前,众人就推她为首,此后也都是依着这个方案排好,于是就是刘氏、曹氏、杨氏、杜氏、陈氏、戴氏这样的顺序依次而入。及至进了内殿,皇后还没出来,尚宫请众人先坐下等候,于是就按此次序分左右两边位置坐下。刘氏坐在左边,杨氏、陈氏坐在她的下首,曹氏坐在右边,杜氏、戴氏坐在她的下首。

    刘娥坐下后,也就与坐在旁边的杨氏、陈氏略寒暄几句,不想听得两人的话语中,竟有蜀音,心中诧异。再细听对面三人,却俱是关洛口音。

    很奇怪的,虽是初次见面,但这坐位与口音,竟让这六名宫妃,有了些微妙的团队划分。

    刘娥捧着茶,想着这位份安排,与杨氏及陈氏的口音,心中已经暗暗明白。想是这也是皇帝的预先布置,先是将她混在太宗当日指定的姬妾当中进宫,不教人注意。又虑到后宫事杂,这杨氏陈氏,应该就是他给安排给自己的臂膀了。想到他事事上为自己考虑如此细致,心中不由的万分感动。

    正想着,就听得罄声响,几名宫娥出来列队,众人就知道皇后出来了,忙站起来整衣肃立,恭敬相候。

    又过了一会儿,才听得屏风后人影晃动,一队宫娥彩女拥着一名凤冠翟衣的女子进来,在上首坐了。刘娥与众女一起跪下,行礼如仪。

    就听得皇后身边的尚宫叫起,这时候皇后才道:“诸位妹妹都坐吧。”

    众人坐下,这才暗中打量皇后。但见皇后面带微笑,看似颇为可亲,只眉间却隐见竖纹,想是思虑较多。刘娥心中暗忖,皇后今年才二十一岁,眉宇却比寻常同龄人显得更老气一些。从赵恒口中,也是听说皇后性子内敛老成,比寻常人更加克制隐忍,如今看来,果是如此。

    她在暗中打量着皇后,皇后却也在看着底下的六名低阶嫔妃。她知道皇帝并非好色之人,这六人虽然初封时位份不高,但接下来三五年后宫之中,若无意外,应该也就是这几人了。她先看的却是曹氏,再有其下的杜氏,俱是年轻貌美,活泼可爱,正是女子最好的年华,一个英气,一个娇憨。她自己性子内敛,虽与皇帝举案齐眉,但内心却是极为羡慕那一等活泼可爱,能够撒娇调笑的女子,也将这样的女子,视为自己的劲敌。

    她先是仔细地看了曹杜二人好一会儿,这两人之下,却是她的旧婢戴氏。这个原来叫茜草的女子虽然与曹杜两人年纪差不多,但却因为前些时候儿子夭折,整个人透着一股灰败的气息,恹恹地打不起精神来,此时垂首低眉地坐着,毫无存在感。

    皇后这才移目看向刘氏这边,这一见之下,却是大大诧异。如今才二十一岁的皇后心气正盛,原以为这刘氏已年近三旬,这样的年纪在宫外的话,若是结婚生子早的可能就快要当祖母了,好多人已经梳起老年髻当老嬷嬷了。可如今一见之下,这刘氏固然肌肤自然是不如右边这几个鲜亮饱满,可眉眼之间神彩流动,见之忘俗,虽然只施了淡妆,但却从容镇定,并无那种年岁较长的女子在年轻娘子面前在妆容上使劲的努力。再往下看到陈氏,她看着比刘娥略年轻一点,却有一派书卷之气,更兼眉宇疏阔,从容淡定。反是夹在两人中间的杨氏,虽然比两人年轻得多,但却眼神游移,有一种努力压抑不住的焦灼,又有些隐隐的兴奋,她容颜虽艳,但气势竟被左右年纪更长的两人比了下去。

    皇后一一看过之后,就笑道:“今日各位姐妹初见,虽然已经久闻令名,却终究未曾亲近,如今就各自介绍一下,日后也好和睦相亲。”说着就指了刘娥:“刘美人,就打你这里开始吧。”

    刘娥忙笑着站起,行了一礼,才道:“妾刘氏,单名娥,先父通,太原人,曾任虎捷都指挥使……”

    郭熙眼神微动:“刘美人,我也是太原人,怎么听你说话,似乎不像是太原口音?”

    刘娥神情平静如常,依掉微笑:“回圣人,先父随大行皇帝征太原时而殁,我随母回益州而居,因此没多少太原口音。”

    坐在她下首的杨氏一拍手,笑道:“哎呀,可巧了,我也是益州人。”说着直接说起乡音来:“我是郫县人,姐姐是哪里人?”

    刘娥也忙用乡音回:“我是华阳人。”

    杨氏就拉着陈氏笑道:“陈姐姐也是蜀人呢。”

    陈氏也用乡音笑道:“我却是阆州人。”

    郭熙不想这三人因为几句乡音竟顿时熟络起来,脸色微一变,却指着杨氏笑道:“刘美人还在说话呢,杨才人你倒说得比她还多,亏你还是府中老人了,可要为姐妹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