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谈笑皆国王 (第2/3页)
“张骞大兄,我很疑惑,你怎么想到跑去扶余国那等蛮荒之地?” “我父亲从小教育我要多走多看,游历天下才能见闻广博,结交各路朋友,有好处。” “哦?”韩岩诧异,“那你怎么见到扶余国王的?” 这才是韩岩最疑惑的。 要知道在这封建时代,尊卑贵贱,等级森严,别说太子宫,就算只是一个小吏,贫民百姓也进不了他家的门,你说来拜访,人家没听说过你的名字根本不会见。 你张骞不过一个庶民而已,或许在大汉有一点名气,可是去了扶余国,人生地不熟,谁又知道你是哪根葱? 张骞脸色通红,额头冒汗,嘴里牛肉大口咀嚼,半碗黄酒下肚,“嗝”打个饱嗝,眼神迷离开讲…… “见国王这点小事不难,我们汉人去了那扶余国,一是服饰不同,二是语言不通,属于奇珍异类,天生受人瞩目,我只需去扶余皇宫门口大喊两声,我是大汉朝长安人士张骞,奉命拜访扶余国王,有大礼相送,有要事相商,还请通报。不出一个时辰,那国王必定接见。” “啊?”韩岩懵了,还能这么玩? 张骞嘿嘿笑,解释说:“我大汉有天威,幅员辽阔,声震四海,岂是那小小扶余国可以比的?不过二十万人口的小国而已,连我们的诸侯国都比不上,大汉国都长安来的人,带着礼物,还有要事,他怎么敢不见?吓死他!” 韩岩:“……” “等见到那国王,一切便好说了……”骞娓娓道来。 他早年时常爱去一些落后国家,比如高句丽,扶余,南越,闽越,瓯越,羌族等小国,这些在大汉周围的小国不会像明朝、隋朝一般封闭国界,对大汉朝的人很和善。 张骞既不是去旅游,也不是去投资,而是去拜访这些国家的国王和太子、丞相,各路高官。 在封建时代,门户之见深长,普通人和贵族的阶级很难跨越,但在张骞看来这都不是事,听着挺费劲的,其实不难。 在这些小国家,一个来自大汉帝都城长安的友人想见国王和大臣,提前预约就可以,运气好,马上便能得到接见。 汉人讲礼数,张骞见小国领导人从不空手,送的都是战国玉璧、青铜编钟级别的假古董…… 大汉有造假技术,国外可没有,友邦国王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汉人真诚地大老远跑来送些假古董给他。 除了送假古董,张骞还会送些大汉的字画,当他和友邦国王共同捧着字画时,随行的人员会以素描的方式记录……画得磕碜,但有了国王的印章,那便不一样了。 “礼尚往来”是国际通行法则,友邦领导人们收了张骞的礼物,自然会回赠一些好东西。 这个年代还没有文物一说,回赠的大多是当地特产,鹿茸人参之类,这玩意在友邦不值钱,可带回大汉,那可真是有市无价的宝贝。 满载归国之后,张骞从不把礼物占为己有,而是开始联系大汉的一些高官,热情告知某国王托我给您带礼物了,再三叮嘱要面呈给您。 与那些小国的高层相比,大汉的高官们要忙很多……即便不忙,除非打仗打过去,或者奉命出使,这辈子不可能去人家地盘上。 听说外国的国王带礼物给自己,虽有点奇怪,但没法不感动,再忙也一定要亲自接收一下,以表郑重。 就这样以替友邦国王送礼之名,张骞认识了好些个高官。 这不,连大汉未来的皇帝很早就被套路了,一听张骞来,先把牛肉端上来款待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