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 一本正经的胡扯 (第1/1页)
book chapter list 姜湖和巴云也相对见礼,而文广菩萨的目光落在姜湖的身上,面露诧异,旋即忍不住看向苏秋夜。 以菩萨的修为,自然能看穿这根本就不是人,而是妖。 蜀山派的元婴长老,弟子竟然是一只妖? 文广菩萨有点儿不能理解。 以至于甚至开始怀疑眼前的苏秋夜是真是假。 毕竟大家都是一个修为,互相看不穿。 苏秋夜察觉到了文广菩萨目光里的狐疑,淡淡道: “佛门可渡众生?” 文广菩萨稍稍错愕,旋即道: “是,众生普渡。” 说完,他已经明白了苏秋夜的答案,众生,自然是无论飞禽走兽、人族妖类的。 众生皆可渡,那管他是人是妖还是人妖。 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文广菩萨低眉垂目: “阿弥陀佛,施主有佛性。” “佛本是道。”苏秋夜直接回答。 周围只留下巴善和巴云随从,闻言皆若有所思。 文广菩萨倒是没有因此而陷入迷茫,依旧面带微笑: “蜀山之道,非寻常之道也,佛本是道,亦非蜀山之道也。” “佛本是道”,佛门的高层修行者也并非没有听过这句话,不过按照佛门的理解,这其中所说的“道”,并不是汝等道家的“道”,而是天道的“道”。 蜀山所信之道家,瀚海佛国所信之佛家,都是天道的一环,所以佛本是道,并无问题,只不过你们道家用了“天道”的名字而已。 名字并不能代表什么,而苏秋夜此时明显在“偷换概念”。 此道非彼道。 更何况蜀山主杀伐、重武力,和清静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又有所不同,所以文广菩萨的后半句自然是吐槽: 你们这群一言不合就拔剑砍人的莽夫,也敢说自己信的是清静无为的道家之道? “这便是瀚海佛国的待客之道么?”苏秋夜忽然说道。 文广菩萨:??? 正盘算着怎么打机锋的他,就像是在要张嘴骂人的时候一下子被馒头堵了嘴,一堆佛门至理噎在了嗓子眼说不出去,格外的难受。 蜀山莽夫······果真不走寻常路。 差点儿被打蒙了的文广菩萨,原本平静含笑的脸上也露出了少许愕然,但是毕竟是能言善道的佛门,倒也不至于就此失色,重新恢复平静之后,他缓缓说道: “蜀山和我瀚海佛国之间的确鲜少有往来,加之巴善修为尚浅,不敢直接引一位元婴长老深入佛国腹地,所以累得长老在此等候多日,的确是我佛国待客不周。 加之长老又为那错寺解决此心腹之患,佛国上下也不能忽视长老的恩情。”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来一个木盒,轻轻一弹指,木盒已经出现在了苏秋夜的桌子上。 “菩萨好一手弹指神通。”姜湖捧哏道。 指望着师父能开口捧哏,那必不可能。 文广菩萨看向姜湖,依旧是慈眉善目: “此佛珠可以令人明心定性、不畏佛光,于元婴长老或许只是添头,但是于这位弟子,倒是再合适不过。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望苏长老笑纳。” 苏秋夜本来还有些犹豫,此时听是给姜湖的,索性直接往姜湖那边一推,颔首道: “既是长者赐于晚辈弟子,确实不可辞。且去谢过菩萨。” 姜湖恭敬的对着文广菩萨拱了拱手,打开木盒一看,不只是他,就连旁边的苏秋夜都怔了怔。 盖因这盒子里的佛珠,他们很是熟悉,和寒霄大师赠送的那一枚一般无二。 其功效也不言而喻,于凡人来说,可能只是令心神澄清,避免邪魔之气侵染,但是对于妖族来说,却可以直接免疫佛光的侵蚀,属实是妖族躲避佛光的至宝。 青台宗手里有这种东西,现在瀚海佛国竟然也有。 虽然一个是在梦境中,一个是在现实里,可是根据目前他们两人的经历和感知,都觉得这梦境和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对不是随随便便搭建的梦境,也绝对不是单纯依赖于他们的记忆。 那么这珠子······到底是谁先掌握的制造技术,又或者是谁从谁那边剽窃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