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42 冰释前嫌 (第1/2页)
看着比之早先要健壮些的少年,庾怿心情很是复杂,先是叹息一声,才说道:“我真是辜负了你父亲的嘱托,不只没能帮上他什么,甚至没能照顾到你。若不是不舍与你父亲的情谊,我真没面目再来见你。” 沈哲子笑着安慰他道:“世叔无须自责,你被困于台城,这也是起先没能想到的事情,家父也体谅你的为难。若非身在任上,庶务缠身,他还想亲自来建康见你一面,以释前嫌。” “士居是真正知我的人啊!不能跟他朝夕相对,夙夜畅谈,是我的遗憾。” 庾怿又感慨连连,继而又说道:“哲子你能不拘前规,开辟出一个局面,不愧你父亲把大事托付给你。眼下这幅局面,不能不说是一个至好的结果。” 说出这话的时候,庾怿心中却是有些落寞。对沈家而言,眼下这局面自然不错,沈充位列方伯执掌大郡,又多与三吴士人联络声援,声势一天强过一天。 可是对他来说,却未算好,没能进一步加深与沈充的情谊,甚至在兄长逼迫下向王氏妥协,以示与沈家划清界限。原本在吴兴给他带来颇大名望的壮举,也因此而颇受物议之非,不乏有人认为他是被沈家耍了。 这是最让庾怿感到愤慨的事情,诚然此前他是被沈哲子诳去武康,但在沈氏军营中从做出这个决定,到具体的实施,全都是他自己主动,亲力亲为。那些局外之人又怎么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才做出决断,冒了多大的风险才能成功! 不被认可也就罢了,居然还要承受这般非议,庾怿心中之悲愤可想而知。正因如此,他尤其惋惜失去沈充这个挚友。 眼下的他,虽为黄门侍郎,天子近幸,但过得并不舒心。就连他兄长庾亮位居中书首长,都被各方掣肘而伸展不开,至于他,每天只是抄录整理一些不甚要紧的文书案牍,就连传诏迎宾这种本职工作,往往也用不到他,这是因为台城奏对失误,皇帝对他心有嫌隙。 这样的生活,与庾怿最开始的想象有天壤之别,甚至还不如此前在暨阳县为令过得自在。 沈哲子大概能猜到庾怿此时的心境,虽然他家已经站回南人这一边,但也并不打算放弃与庾怿的交往,反而还要加深一下彼此的情谊。 庾家眼下的状况有些窘迫,但崛起之势是必然的,一方面是本身的优势摆在这里,另一方面也是朝局中需要这样一股力量来制衡百足之虫一般的琅琊王氏。与其等到明年皇帝死掉后再凑热闹,不如现在就开始烧冷灶,反正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跟庾怿交谈时,沈哲子便注意措辞态度,宽慰对方。这让近来备受冷落苦闷的庾怿颇为感激,更觉得沈家乃是忠义之门,并不因时过境迁而冷落知交故友。 因此,彼此之间尴尬气氛便渐渐有所扭转,恢复到此前的融洽。 将近傍晚时,庾家派人来传信,说是庾亮回家后想邀请沈哲子过府一聚。 听到这消息,庾怿和沈哲子都不免错愕。庾怿深知大兄脾性,不阻止他继续与沈家交往已经是难得的让步,居然还主动邀请沈哲子去他家做客,真是稀奇。 至于沈哲子则要想得更深一层,庾亮如今已经成为中书监,皇帝之下的首位行政重臣,同时还担任护军将军,掌管中级以下武将升迁调度。哪怕老爹已经成为方伯,沈家如今形势还算不错,应该也不足以令之改变态度主动示好吧? 他首先想到的是,庾亮莫非想要借助吴士的力量谋划一些布局?庾亮想寻求声援,争取王彬离任后空缺下来的江州刺史之位? 这个可能有很大,但沈哲子并不觉得庾亮能够成功。虽然庾亮如今已经位极人臣,但在个人声望上还远不足与王导相比,家族根基太浅,不能让众多侨姓心服。 好不容易争取到眼下的局面,沈哲子并不打算让自家再牵扯到朝堂中那些鸡毛鸭血的斗争中。但庾亮亲自作请,也不好拒绝,便答应下来,告诉纪友一声后,便与庾怿一同出门去庾府。 这段时间闭门不出,除了安心静养之外,沈哲子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南顿王司马宗。虽然彼此还未谋面,但沈哲子也算是狠摆了司马宗一道,以南士的力量迫得皇帝将之免官。 这哥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