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影年华_第三十一章 上学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上学去 (第2/2页)

以,当他回想无线音乐领域中最有盈利能力的网络歌曲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首歌。

    这首歌2004年中下旬忽然在网络爆红,进而影响到现实,在当年的彩铃领域可以说独领风骚,创造的收入是亿量级的。

    不容错过!

    这首歌他不能抄,人作者杨宸纲早就在2000年左右,就创作出来了,只是不被看好而丢在犄角旮旯,不闻不问。

    王昊之所以知道,是因为这里面有个“故事”,流传甚广。

    其实,刚开始大家听到老鼠爱大米,并不是作者唱的,原唱叫王啟文,04年初他和杨签署了简单的版权合同,其后重新编曲,发布到网络上,哪成想莫名火了。

    杨看到歌曲大火,立马毁约跟其闹掰,并出了唱片。早年间合同意识淡薄是普遍现象,各方面条件都不占优势的王啟文,黯然离场。

    既然这样,王昊当然不会客气。

    另一首是《两只蝴蝶》,更是吸金利器,一年彩铃下载收入2.5亿左右。

    只是,这首歌创作时间更早,现在正躺在鸟人文化的曲库里,静待有缘人,上辈子庞隆成了有缘人,这辈子王昊捷足先登,他拜托毕小诗帮忙搞定。

    王昊如此急切,可以说不择手段,主要是因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互联网从拨猫163到ADSL的演进,使得以1M网速的入门普及,以及全国网吧遍地开花的场景,都让互联网得到的迅猛的发展和渗透。

    有了这些基础,一些传统需求也被转移到了互联网。

    曾经要去音像店买磁带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只需要去网吧戴上耳机,就可以听到各种明星的歌曲。

    老铁们还记得大明湖畔的「Winamp」和「Foobar」吗?

    由于互联网的透明化和信息分享传播的特性,直接决定了传播的速度和信息的成本。

    两者的作用使得音乐从过去的制作发行变得更简单了,只需要在互联网发布一个几M的MP3,附加一张歌曲或歌手的背景图,这就算“发片”了。

    得益于互联网的特性,大多数人又是第一次通过互联网接触到恶搞歌曲、草根翻唱、改编歪唱等。

    在这个没有微博、微信等重量级社交应用的前提下,在一个相对较小的互联网圈子里,很容易传播和窜红。

    像《老鼠爱大米》、《丁香花》、《猪之歌》、《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爱情买卖》...等等。

    而04年就是井喷的一年,也是音乐行当末日盛宴的开端,王昊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把能划拉到嘴里的肉吃下去。

    话说回来,这些歌非要说有多好,也不见得。

    但有种互联网思维叫“猪站在风口上都会飞”。王昊觉得这些个歌曲就是互联网风口上的猪,那些个草根歌手们得为生在这个时代而感到幸运。

    既然如此,整点别的不行吗?难道只有这些歌才能火么?

    当然不是!

    可重来一回,让王昊明白一个道理。

    就是紧跟大势!

    这才是最赚钱,最稳妥的生存方式。

    所以,趁还有时间,把他那点可怜的记忆里的歌写出来,条件允许下把能买到版权拿到手。

    像卖给毕小诗的《江南》,即使他不卖,人JJ十一月也会自产自销。

    这样做虽然Low了点,但胜在简单。

    三万块钱,不是钱啊!何况网络版权是白赚的,又能搭理关系。

    最起码也算物尽其用!

    你说现在抄个电影剧本出来,咔咔就想一顿拍。

    积累不到,没有关系,谁理你啊。

    他只是重生,又不是神,不能因为名字有“日天”两个字,就真以为往地上一躺就能够日天。

    所以呢,还是老老实实的到苝电上学吧。去认真学习表演,去结识人脉。

    学校也并不是“专门培养导演、明星等娱乐圈人“的。

    一些为大家所熟知的,面儿上的人刚好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而已,但这不代表学校里只有这几种人。

    除了表演系和导演系,还有文学、摄影、录音、美术动画、影视技术、管理电影学...

    整个影视圈,从制片到发行,幕前幕后,前期后期,每个环节都有苝电人的身影,不夸张的说,苝电占据着天朝影视的半壁江山。

    娱乐圈虽说利益为上,但抛却利益后,论论出身,同学,校友啥的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这个Buff,就和找工作简历上有XXMBA差不多,甭管有没有真才实学,最起码第一眼看上去会很美。

    ——————

    PS:萌新求个推荐和收藏!麻烦懒得动手的老铁,高抬贵手,拜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